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t-snai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t-snai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t-snai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t-snail.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陕西省水利厅: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_硬件产品_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kaiyun官网登录,kaiyun平台官网登录

陕西省水利厅: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09月24日 | 硬件产品

点击:1

  • 产品概述

  陕西水资源紧缺,洪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信息化建设在水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纵观我省近年来水利信息化发展历史,如果说,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为标志,拉开了我省水利信息化加快建设的序幕,着重解决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联网等问题;那么,以解决防汛信息自动采集和防汛决策信息服务等为重点的防汛雨量监测速报、江河洪水跟踪监测、水库洪水监测调度、防汛异地可视会商系统建设,则是掀起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第二个高潮。近两年来,第三轮水利信息化建设高潮正在以水资源监控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为重点全面展开,在加强信息网络、信息安全、资源共享、决策支持应用开发的同时,着力打造安全、可靠、稳定的水利信息化综合平台,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有力提升了水利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近年来,水利部以加强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推进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步入了投入稳定增长、业务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阶段。陕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水利信息化投入机制,加快实施了一批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掀起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新高潮。水利部门审时度势,根据水利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及时作出调整工作部署,将水利信息化列入议事日程,调整充实了省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拟定重点工作规划,狠抓督促落实,形成了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强大合力。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08年2月正式批复了陕西省水利信息中心机构,并先后成立了防汛抗旱、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等项目建设和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省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业务指导、技术审查等职能得到逐渐增强和扩大。同时,大力加强水利信息化行业指导,着力强化和提高市、县各级领导对水利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各地积极增加投入,充实健全机构,因地制宜发展水利信息化项目,有力推动了全省水利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中、省、市各级财政支持,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全省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一是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投资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省市两级主持开展的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达2.6亿元,其中防汛抗旱1.2亿,大坝安监0.3亿,灌区信息化0.5亿,水资源监测0.6亿;特别在近两年来,水利信息化投资大幅度提升,2007~2008年项目投资达1.08亿元,其年均投资是2007年前年均投资的2.5倍,为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支撑全省水利信息化的网络中心规模继续扩展。按照水利部《快速推进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指导意见》,我们对多年来依靠项目分块建设的各类软硬件系统来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具有三层架构体系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交换能力和处理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存储容量继续扩展,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完善;今年,在姚引良副省长支持下,投资950万元的省防汛抗旱会商中心信息化提升改造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的立项批复,主汛期前将建成266平米的防汛会商与水资源监控调度中心、130平米网络机房,网络支撑平台、防汛会商环境、水利数据中心将大大得到提升,将有效地支撑全省水利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三是全力推进市县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1个市区和2/3以上的县,建设了服务于防汛水利业务应用的信息化网络系统;特别在近两年来,市县宽带光纤联网发展迅速,全省有1/2的县采用租用光纤方式,实现了省市县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水利厅系统和有关市县接入省网络中心的局域网数量达100多个,网络交换设备300余台,服务器120多台,接入计算机2500余台。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力地保障水利事业发展的需求。

  我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地处理好兴利与除害的关系,必须广泛地应用现代技术,加快构建先进科学的防汛抗旱信息化支撑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确保全省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围绕这一思路目标,我们依托流域治理、防洪保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快速推进了防汛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根据水利部关于实施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建设的要求,我省紧密结合陕南秦巴山区局地暴雨频繁引发山洪灾害的实际,在建成以北斗卫星通信为主体、覆盖陕南3市28县防汛雨量监测速报系统三期工程的基础上,2007年汛后,积极开展了镇巴、宁陕、丹凤等县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了防汛雨量监测速报系统的站点加密,建成了软硬件平台相配套,自动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短信、电话、广播、高音喇叭等现代通信与传统信息传递手段相补充的山洪灾害预警体系,秦巴地区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以奖代补推进市县防汛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省水利厅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市县加快防汛信息化建设,对筹资力度大、建设成效明显的给予奖励,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市县的积极性。2007年西安市一次性投入1450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市涉农县区、大中型水库及西安城区的172个雨量监测站、15个河道水库水情监测站。宝鸡、铜川、延安、榆林及府谷等市县,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先后建成了宝鸡金陵河、铜川漆水河,以及陕北红柳河、芦河、窟野河流域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使全省的水雨情自动监测站达到了近1000个,比两年前增加了1/3;县级水雨情监测工作站从54个增加到86个,整合气象部门自动气象雨量站信息400多处,大幅度提升了防汛信息资,增强了资源共享力度。西安、延安、榆林、商洛等市两年来建成了联接所辖各县区的防汛异地会商系统,视频终端达45个县区,接近全省县区总数的1/2。这些系统的建成,流域的防汛预警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三是利用项目带动积极地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工程带水文、工程带信息化,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水文站改造、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和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2007年以来,在全面完成宝鸡、渭南、西安3个水情分中心建设任务的同时,省防总积极协调,省电力公司积极努力配合,汉江上游的石泉、安康、蔺河口、喜河等大型水电厂共同筹资,启动了汉江上游梯级水电厂防洪调度系统建设,并且通过工程带动与专项投入,已建成了14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和29座大中型水库水雨情测报系统。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暴雨高频高值区、主要江河、大中型水库、重点防洪城镇的防汛信息化体系,在抗御历次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中,充分的发挥了短、平、快的科技优势,为预警撤离、抢险救援和防洪调度赢得了宝贵时间,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按照全国水利信息化总体设计的发展目标,抢抓国家对水利发展的投资机遇,积极地推进重点领域业务应用的协调发展。一是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启动。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城乡供水安全,依照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要求,在完成陕西省水资源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全省取用水量实时监测管理系统专题规划、全省地下水网站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我们按照省厅统一组织,市县法人参与;共同设计招标,分级签订合同;省级投资为主,市县适当配套;统一技术标准,分级实施管理;融合防汛系统,兼顾未来发展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多万元的全省取用水量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已全面开工建设,将建成1340户2000多处取用水量自动监测站和省市县三级监测管理中心、分中心和工作站119处,并通过同级防汛信息网络实现软硬件系统的融合与信息资源共享,为全面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调度、综合利用、节约保护、科学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防汛决策支持应用系统的开发。通过全省大型水库防洪调度与监测预警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引用水利部组织的863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开发了基于现代技术的防汛抗旱综合服务平台,融合了水文、气象、防汛等部门的水雨情自动监测信息,增建了全省58条主要河流、55座大中型水库、66段重要堤防、82个控制站的工情信息,引入了去年建成的大型水库视频监视系统信息;开发的动态监视、信息服务、预测预报、分析会商、风险评估、决策调度等一批应用组件,改变了传统应用软件系统的固定模式;按需定制的各类应用,为决策分析提供了更加科学、灵活的手段,在渭河、汉江防洪风险评估决策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三是灌区信息化建设稳步展开。2007年以来,以灌区水情、渠道水量、地下水位、土壤墒情监测为主要内容,建成的关中九大灌区水量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泾惠渠灌区信息化全国试点项目、石门灌区水量自动监控、石头河灌区节水示范园管道灌溉自动监控、东雷路井和交口田市泵站自动监控工程等,在抗御去冬今春特大干旱灾害中,较好地解决了关中、陕北地区水资源监控调度等问题,充分的发挥了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干旱灾害损失。目前,石头河、交口、石堡川3个国家级和东雷、宝鸡峡2个省级灌区信息化试点项目已全面启动,它必将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

  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有力加快,加强水利信息化管理工作显得很重要。围绕推进水利信息化规范管理,我们以制度建设为先导,落实管理经费,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推进能力建设,初步建立了水利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是加强整章建制。先后颁布实施了陕西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防汛抗旱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水利信息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有力促进了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二是积极争取落实运行维护管理经费。按照水利部组织编制的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经费定额标准,积极争取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全力支持,省政府常务会议经过认线年起,将省级防汛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经费100万元专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彻底改变了过去防汛信息系统得不到保障的各种弊端;商洛、汉中、安康、榆林、延安等市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不同程度地专项列支了防汛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经费。三是队伍建设逐步加强。随着水利信息化管理机构与工作部门的健全完善,全省水利信息化从业人员合理增加,结构渐趋合理,不一样的层次的信息化技术培养和训练工作得到逐步加强,为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四是加强前期工作夯实发展后劲。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国水利信息化工程规划的总体思路,组织编制完成的《陕西渭河数字防汛工程规划》、《十一五陕西省水利信息化规划》、《陕西省大型灌区信息化规划》、《陕西省水资源管理系统规划》等综合性规划先后通过省级审查,部分单项工程已经列入计划并陆续得到实施,为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增强了发展后劲。

  近年来,我省在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支撑水利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水利部的要求来衡量,与兄弟省份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党的明确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位一体全方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这次会议指明了新时期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兄弟省(市)为我们继续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们将按照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以提高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以高新技术武装水利信息化,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为推动新时期陕西水利建设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