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利厅召开黄河防凌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本年度黄河防凌任务。当前黄河山西段已进入凌汛期。会议要求,沿黄市县水利部门要立足于防御本河段历史上最严重凌汛,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黄河干流堤防不决口”这一工作目标放在首位,确保标准内防洪工程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凌汛灾害损失。
山西省水利厅与山西省气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坚持需求牵引,坚持开放融合,共同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山西省水利厅将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联动、注重实效”的原则,健全部门合作机制,全方面提升山西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高水资源科学调度和生态修复水平,促进水利、气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黄河入晋第一县,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是黄河与长城握手的地方,也是国家重点工程万家寨水利枢纽龙头县。在老牛湾、乾坤湾看黄河深水静流;在万家寨听大河奔腾汹涌;在寺沟村的护宁古寺前看黄河与长城并肩而行;登上观景台,层峦叠嶂尽在脚下,大河蜿蜒,身心置放于天地间山川中……这里,是偏关,无限风光值得更多期待。
水平定向钻穿越滹沱河是滹沱河供水工程中的关键性节点工程,工程穿越入土到出土长度为658.8米,最大穿越深度为16.7米,最终扩孔直径为1.65米,是山西省水利工程中首次采用大口径、长距离、双管线定向钻穿越技术。定向钻穿越施工,具有对地貌和环境影响破坏小、施工安全可靠性高、实施工程的成本较低、工期短等优点。通过采用该项施工工艺,优化了工程量和缩短了施工工期,有效提升了工程安全性,并对滹沱河流域及两岸的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农业灌溉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山西省将新增恢复水浇地60万亩,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山西省将做好以下工作:以运城引黄灌区、临汾盆地、晋中盆地、忻定原盆地、朔同盆地五大灌溉基地和太行山、吕梁山两大灌溉片区为载体,按照“续建改造一批、配套提升一批、规划新建一批”的思路,扩建、续建改造现有57处大中型灌区,新建19处大中型灌区,配套田面工程建设。
山西境内水库共611座,总库容70.92亿立方米。为保障水库安全运作,山西省编制出台《山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程定额标准》,明确维修养护工程安排依据;规定了小水库年度维修养护最低经费标准;明确了水库维修养护经费来源。同时,省水利厅还将对水库的防洪功能部分给予工程运行管护资金补助,逐步提升水库工程设施维养保障水平。
水文工作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调度、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支撑。山西省水文系统干部职员坚定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的决策部署,立足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全力以赴做好水文各项工作。
千载一时,时不我待。为加快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侯马着力在增投入、建机制、谋创新、求实效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资金政策、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拓宽保障渠道,相关职能部门挂图作战、加快进度督办,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河流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山西省水利厅大力推动“十四五”全省水利“1351”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有效应对汾河流域50多年来最大的洪水,统筹推进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和重点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治水兴水能力进一步提升,“五水综改”不断深化,逐渐完备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的治水兴水体系;山西水网“大动脉”提质升级。
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是山西现代水网“第一横”(朔州至大同线)的骨干工程,也是大同市级现代水网“三横四纵”的重要节点工程,对支撑晋北区域经济发展新布局、保障人民群众生产及生活用水、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京津冀上游水生态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志愿者们通过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张贴主题海报,悬挂宣传条幅,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结合水利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向过往行人讲述山西省水利标准化工作成果以及标准化的基本常识,重点宣传了2023年新发布的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扩大了标准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为庆祝国庆节,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省水利发展中心举办象棋、双升比赛,充分体现了中心干部职员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心聚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全省水利“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忻滹沱河供水工程芝郡泵站工地(忻府区)举行。今年“质量月”活动期间,将紧扣“增强质量意识,推进高水平发展”主题,结合我省水利建设实际,全方面实施“1334”工作,即:“举办一个仪式、落实三项整治、开展三项活动、出台四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