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利厅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透明化

2025年05月04日 | 硬件产品

点击:1

  • 产品概述

  日前,2022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获奖名单公布,浙江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风险防范集成改革”项目荣获铜奖。

  据悉,为有力破解大体量水利投资建设从业单位多、行权环节多等监管难题,系统防范工程“盯不牢”“看不穿”“督不了”等建管风险,2022年以来,浙江省水利厅坚持“防控风险”工作导向,探索公权力运行透明化,改革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推出“水利工程建设风险防范集成改革”。

  剑指水利工程建管顽疾,浙江省水利厅开发建设省市县三级贯通的“透明工程”应用,通过流程再造、多跨联动、共建共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程建设大数据监管网。

  “透明工程”应用立足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大中小型各类水利工程,动态监测、全面归集项目从决策、立项到验收全过程、各环节信息及行权信息,并针对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风险易发高发的5个阶段、13个环节及41个重点事项,制定风险预警规则53条。目前,该应用已实现建设项目信息“全透明”,达到预警发布全动态、风险管控全闭环,问题不整改则预警不解除,系统性防控工程建设风险,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2022年4月20日上线运行以来,“透明工程”应用已将浙江全省5250项工程纳入管理,推动了120项滞后工程建设进度,涉及年度投资73960万元;规范13个项目设计变更,涉及金额5700余万元;纠正了47个项目农民工工资和保证金管理不规范行为,督促支付农民工工资和保证金820万元。

  通过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信用评估管理办法、信用评估指引等3项信用监管制度,浙江省水利厅动态采集、归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将市场主体的工程业绩、市场行为及合同履约情况等与信用等级挂钩,进一步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水利建设市场。同时,通过修订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推行电子招投标,将投标人信用等级、业绩等纳入施工招标资信评分,有效过滤无业绩的“陪标专业户”,从根本上对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招投标领域顽疾进行治理,推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重塑,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水利建设行业营商环境。“透明工程”作为统一平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投标人业绩和信用等级。截至目前,自愿参与信用评估的公司数已达2056家。

  浙江省水利厅以强化工程建设领域公权力监督的全新视角,依托“透明工程”数字化应用,通过多部门联动、全省共建共享,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提升监管效能。该厅通过共享发改、人社、市场监管等5部门16类数据信息,有效实现“一数一源”、多跨协同,实现项目、市场主体及风险预警处置、审核、解除等数据信息交互汇流,各地、各有关部门可动态一屏掌控,明显提高建设管理工作时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强化部门联动、协同管理。同时,将行业监督管理信息共享至浙江省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经分析“碰撞”实现再监督,推动行业监督管理与公权力监督上下贯通、深度耦合、同向发力,有效实现工程建设监管由事到人的转化,促进亲清政商关系整体提升,不断推进水利建设监管提质增效。(葛芳妙)

  1月16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为2023年浙江省两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的浙江省两会,是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浙江省“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起始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传递基层声音  聚力共商大事 两会期间,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委员们肩负浙江人民的殷切期望,认真履职尽责,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中小微公司制作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困扰,如何进一步帮企业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备受各界关注。 1月16日,《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条例》经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将于3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和落实,是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为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