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快速的提升的今天,福建省已成为数字水利建设的领头羊,巧妙融合‘数智’与水利,掀起了全省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的新风潮。近年来,福建省水利厅积极开展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的建设,凭借‘千库联调’、‘数字画像’、‘项目管家’等模块,实现了水利行业的全面数字化,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福建省深入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以‘统’为先,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水利信息化管理办法》和《水利数据应用与共享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幅度的提升了水利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上的水准,并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组建数字孪生领导小组,统一监管信息化项目,确保水利网络的高效运作。通过这一些措施,福建省逐步构建出一个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完整水利数字孪生平台,打破了传统水资源管理的局限,实现了科学化、高效化的管理模式。
福建省水利厅通过整合284个水利数据目录、62个数据库和超过45亿条数据,形成了全省通用的水利数据中心。这一中心不仅涵盖了3564座水库、1645条堤防和2450座水闸等各类水利设施数据,还实时更新,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更为重要的是,福建省通过打造‘一张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水利设施的全面监控与管理,确保了各个层级在信息上的互通。而通过建立“天地网”模块,福建省已经实现了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全面监控河湖库的管理情况,按照‘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有效预警水资源异常风险。
在防洪减灾方面,数字孪生的作用也显得很重要。福建省依靠完善的‘千库联调’模块,成功实现了对闽江流域1307座水库的联合调度。这一创新措施在2024年“6·9”暴雨洪水期间显示出巨大价值,通过智能调度成功削峰50.2%,为下游的防洪工作减轻了极大的压力。
福建省在水利建设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借助‘项目管家’模块,省内的所有水利项目都可依托这一平台做申报和资金安排,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各项目在资金到账后即迅速开工,大幅度的提升了水利建设的效率。
展望未来,福建省正在加速推动水利行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入应用,福建将逐步提升水资源管理上的水准,促使水利工程建设进入更智能化的发展轨道。
在这一背景下,福建省的数字水利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创新的案例,更是构建高效、智能、绿色水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慢慢的提升,福建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等领域将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其他省份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总之,福建省在数智水利建设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生态目标、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注入新的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